本网通讯员 李康保
人物档案:朱应章是白山坪煤矿采二队生产骨干,1989年到庭工做,在白山坪的16年里,有多年是在回收处理棚子或柱式。三多年来,他没请过一年伤假,没休过一年病假,没请过一年事假,均衡月出勤26天之内,曾次数评选“更优开采操作员”。
凡从事过煤矿工作的人都知道,采过煤后的顶板,往往非常的破碎,巷道由于压力的作用非常矮小,甚至有些棚子因地质变化的原因扭曲变形,棚腿下插得很深,要完整的回收棚子,没有技术的人干不了,有技术的人不愿干。在白山坪煤矿,每当这个时候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朱应章。不管有多难、有多苦,朱应章从未退缩过,从没因为苦而提出过什么要求。
去年6月份,—23610一段20多米的巷道,由于这段一直以来就有水,煤采到那儿,水跟到那儿,既不好展开工作,又不安全。由于水的原故,加上工作面受压力的作用,老塘的支柱时不时就歪斜,给采煤造成不安全因素,为此,当采过这一段时,回风巷就留作了引水巷,以免水再跟着走。这一留,时间一长,使得这一段20多米长的巷道变得又矮又小,高不足1.4米,宽不足1米,一些棚子与棚子之间都已没有了间距,有些棚子连同固定棚架的夹板都插入了煤里,大量的棚子扭曲变形地梁埋下去有1米多。要把棚子全部回出,就得重新用木支护把巷道升高、扩宽。但是,他们在套修的过程中,遇到了非常棘手的难题,有些棚子几架完全靠在一起,他们用葫芦想把U型棚子拉开,有了间距之后,再参木棚子,可是,怎么也拉不动。没办法,他们只好硬挖,挖出的煤又得一箢箕一箢箕的送到20多米以外。朱应章本来就是高个子,巷道又矮,根本无法直腰,一个班下来,弯腰驮背的非常难受,有时实在是累了、腰痛了,他就跪在地上用手揉揉,感觉舒服点了,站起来接着又干。尽管条件非常恶劣,但是,他们凭着自己的技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硬是100%的把棚子完全回了出来。
2007年7月下旬,采二队所在的—2361(2)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只剩下了七套支护梁柱,由于空间狭小,压力集中,又有水,要在此把支护梁柱回出,等于要从煤泥里面爬,况且还有种不安全因素,因此,没有人肯接受这个任务,有大工甚至明确表示:“不管谁去,我请客都可以,但我是不会去的。”面对如此困境,队长又点到了他,他只说了一句调侃的话“这块硬骨头又得我来啃呀”。就毅然接受了这个任务。到了现场,首先抬好栌,加强支护,然后是把煤落低,拓宽空间,做好了这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压力小了,空间高了,工作起来也比较安全了。虽然在煤泥里行动很不方便,工效也低,但效果却好,而且干起来也顺手。一个班下来,居然回出了五套支护。回完了之后,又把这些兀梁和支柱全部拖到大巷。出班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这个班整整干了12个小时。这些年里,他回出的棚子有3000多套,最多时一个月回出90多套,能复用的达到80%,有些棚子经他的手回出,重复使用最多的达到上10次。而且他回收的棚子,只所以称之为套,是因为他回收的不单是棚梁、棚柱,还有螺杆、螺帽、夹板,此外还有无法计数的支柱、兀梁,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节约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