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87名挖矿逃走记》有感
欧资源
人上了年纪就难得动情,对世事的洞悉和对人情的炼达都使得那颗早年极易被激动的心变得平和了许多,无论晴阴圆缺、高低上下,在上了年岁的人眼里就成了过程,从起点又回到原点,对过程的体悟早就使长者成了一尊不受香火的“菩萨”。然而在读过《湘煤集团报》第20期《87名矿工脱险记》,我被震撼了。面对突如其来的水灾,由欧绿林等同志形成的救援团队,在经过二个多小时的生死援救后,最终将井下87名工友逐一通知到位并带出井下。我生长在矿山,从小对矿山的人和事就有着特殊的感情和认知,听过也看过井下出事故后的情景,其中的利害我是清楚的。三十几年前我就在采煤队工作,成天与工友们在一起生活劳作,井下工作环境的恶劣与工作的艰辛是常人不能承受的,那时我二十出头,工作中时常常得到工友们的关照,对于他们的善良与朴实我是有着深刻的体会,以致许多年后我处在领导岗位时,考虑问题和处理事务时总要想到这一层。企业改革发展进程中,遇到过数不清的困难和问题,但只要想到这一层,信心和勇气就会油然而生。
对于生命的宝贵,对于家人的责任和对生活的渴望,这些人们大抵都是明白的。只是能在危急关头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心想到别人,却是很难很难。当矿井突发灾情的时候,欧绿林接到调度命令要其赶紧去通知其他工友,他二话不说,黄玉平在听到通知后主动承担往下通知的责任,等到再与其他工友汇合后,又让其他同志先升井,他返回又去通知别人。此后又有李茂虎、杨文秋、王安华等同志汇入这支井下救援的队伍,他们在与死神竟跑,进行着生命的接力。没有人要求他们这样做,也没有任何的利益驱使,凭着一腔热血和一颗善良的心。这在到处充满着利益诱惑的市场经济社会真是是难能可贵。人是需要善良的,今天人们在“市场”里角逐利益,却未必非要——甚至千万不可在市场以外的生活中异化为“金钱拜物教”的信徒。对比早几日有关报道称黄河边有人为搭救落水人向附近经营皮筏的人借用皮筏时,因价钱无法谈下来,只好看着落水者淹死,更有甚者站岸边围观并对施救者起哄。真不知道这些人良知到哪里去了。当“市场”从封闭了数千年的魔瓶里释放出来时,它既能满足米乐m6
善良的愿望,又能实现米乐m6
邪恶的欲望,善良与邪恶并存于米乐m6
心中。良知首先表现为对贫弱不幸者的同情,邪恶的开端是“同情的缺失”,矿工的地位是低微的,然而他的善良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井巷,引领着身陷绝境的人们一步一步走向光明和顺境。
我更为彭成平等人的大义感动。从报道中看不出彭成平的身份和职务,看到的是:“还有6个工友没有出井,他二话没说一个人又返回井下,几经波折终于找到他们并带出井下”。脱离险境又再入险境,置自身安危不顾,为的是还没有找到的6名工友。这是大勇,这是大义,就算是责任所在能做到这样的程度,也是令人叹服。我不清楚彭成平当时是怎么想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此时此刻他把工友的生命看得比自己重要。为主义成仁或是侠义之举,我更为后者倾倒,没有任何的目的性,出自内心,发于自然,没有做作,没有表白,来得那么流畅自然,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社会是复杂而多元的,市场追逐利益更需要良知守望。如果这方面缺失,恐怕不会有社会的和谐。人生活在社会上,都有着各自的利益。但是米乐m6
看到,经过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那种赤裸裸的个人逐利特征,那种所谓“生存竞争,自然淘汰”法则实际上并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真正的基础。市场经济的特征在市场之外,在一种为社会和国家以各种方式认可的、普通的个人权利基础之上,或许米乐m6
不能理解在大的灾难面前,有人甘愿冒重大牺牲而无明显利益的危险,这说明人不是机器,在他们投入这种行动的时候,还有比成本收益计算更多的动机——“善良和侠义”。
我不清楚,被救者是否怀有感恩之情,所在单位是否给予了表彰,我想施救者并不在意这些,因为一开始他就没有想过。我惟愿在这次救援中表现出来的精神永续,惟愿善良仍在人心,忠厚仍在人心,爱心仍在人心。谨以此文表达我对湘永公司荆草坪矿井“6。24”大营救中的英雄群体的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