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长沙矿业集团五亩冲煤矿贾运仲
本报记者 姚仲秋 通讯员 颜景桂 彭建新
2002年3月,贾运仲从一名地地道道的湘西土家族农民跨入长沙矿业集团五亩冲煤矿的大门。凭着满腔热血,无限忠诚和对煤矿的一往情深,短短的五年时间,他不仅熟练掌握了煤炭开采的十八般武艺,成为职工群众交口称赞的采煤大工,而且连续五年被矿评为优秀员工,2005年度和2006年度还连续被评为公司劳动模范。朴实的性格中蕴藏着如火的情愫,平凡的外表下饱含着惊人的力量。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贾运仲以骄人的业绩,突出的贡献,完成了他从土家农民到技术全能,手艺高超的采煤行家的人生传奇。
采煤大工
今年40岁的贾运仲是常德石门县土家族人。世代深居山区,养成了他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秉性。2002年春节过后,经人介绍,他来到五亩冲煤矿,参加培训班过后,分配在湘煤37队一分队采煤,跨入了煤矿工人的行列。走出湘西的群山环抱,投入矿山的火热生活,贾运仲感觉一切都是全新的。采煤的每一道工序,矿井的每一个巷道,是那样新奇陌生。一切从头开始,下井的第一天起,他暗暗打定主意,要做就做最好,要当就当大师傅!一定在煤矿干出一番成绩来。从铲煤、放顶、支柱等最初的采煤技术学起,贾运仲不懂就问,潜心学习。队里的领导和老工人们见这个憨厚的汉子如此执着,都对他高看一眼,都愿意把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他。就这样,贾运仲采煤技术突飞猛进。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就当上了队里一致公认的大工。
煤矿的艰苦与他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五年多来,贾运仲总是最先到工作面,了解作业地点的安全生产情况,而出班却常常走在最后,每班工作10个小时以上是常事。工作中,他勇挑重担,不讲价钱,哪里条件最差,工作难度最大,他就出现在哪里,难题不解决,问题不处理,他绝不放手。在干采煤大工四年多的时间里,他运用自己娴熟高超的技术,先后处理各种地质条件十分复杂,难度极大的烂垱头达200多处,平均每年达70处以上。工作面有处理不了的困难找贾运仲,有技术难关不能突破找贾运仲,他成了全队领导和工友们从内心认可的采煤高手。
五年多来,贾运仲同志年年出满勤,班班干满点,超额完成生产任务。2002年3月至2007年6月止,他共出勤1865天,月平均出勤达29.6天,架棚9325架,折合生产原煤20000多吨,创造经济价值达680万元,同时,做到了安全无事故,无违章。
拖柱大王
2005年10月,5101工作面撤退,最后一段淋水大、巷道矮,运柱梁成了大难题。艺高人大胆的贾运仲一个人冒着危险,在淋水如注,低矮不到一米高的巷道里匍匐前行,凭着技术和顽强的毅力,创下两个班连续作业,拖运柱梁286个的佳绩,最后把所有的单体支柱拖了出来,出色地完成了该项工作任务,保证了工作面接替正常。有人笑他傻,更多的是佩服他的技艺和能力。可贾运仲只是说“这是我的工作”。 今年春节,贾运仲加班护面,因工作面开采不久,要增加大量支柱,队干问他是否愿意背,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在这四天里,贾运仲利用搞好采面支护的剩余时间,从下山背支柱到工作面共105个,为队节后恢复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大家也异口同声地把“拖柱大王”绰号送给了贾运仲。
2005年12月,因工作面接替紧张,矿里安排湘煤37队担负一段煤巷掘进工作,有一班,正是贾运仲做大工,一进班,发现有空顶隐患。他立即安排抬钳子和假树,当时有的同志说“抬了钳子,还抬什么假树?这不是浪费人力、物力,又增加了成本吗?”贾运仲一边带头干,一边对同事们说:“这地方复杂,不能大意,万一空顶来压,光有钳子是支撑不了的,会出事故。”加强支护后,刚开始生产,他听到头顶上有掉渣的声音,连忙对身边的同志大喊“快跑!”,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大家退出了十多米,一声巨响,空顶大面积来压,打得当头棚子、假树发出阵阵响声,等压力平衡后,再进当头看,整个棚子足足下沉了两公寸,但都未垮。同志们这时才意味深长地说“要不是贾运仲把关,说不定米乐m6
全被埋住了!”
人生大义
爱矿山、爱事业、爱集体、爱同志。贾运仲同志虽然文化不高,但他抱定朴素的人生追求和做人准则,并始终如一地坚持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参加工作五年,他有四年的春节是在井下度过的,今年三月份以来,队里任务重,人手少,贾运仲天天工作在井下一线,连续四个月没有休息一天。五年多来,他加班时间达数千个小时。家有妻儿老小,但他更加放不下的是井下,是工作。工作面他与同事们摸爬滚打在一起,上井后,他与同事们情同手足。当别人在生活上出现困难时,贾运仲总会尽力伸出援助之手。去年12月中旬,同事李云的儿子患病,需要近万元的入院费,且他家里很困难。闻信后,贾运仲把1500元送到他手中。
无数汗水映出了他无私奉献的光和热。贾运仲把人生最大的快慰和目标锁定在了煤矿,把他最多的心血倾注在了采煤这个艰苦而光荣的岗位上,今年9月他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
|